1461328164-3423040253_m  

人生的困境,不一定能夠解決,但生命總會試圖尋找出路,令人驚豔的電視電影《川流之島》,以三幕劇型式及充滿隱喻對比的手法,為你演繹尋找出路的過程當中,那令人動容的人性掙扎、取捨拉扯、以及具體與抽象的家庭關係;新銳導演詹京霖成熟內斂的敘事手法及俐落多層次的鏡頭語言,從小螢幕延伸到大螢幕,打趴了眾多高製作成本的電影,絕對是值得影迷注目的台灣新生代創作者。

《川流之島》(The Island of River Flow),是中視自製的電視電影,2016年獲得金鐘獎迷你劇11項提名,最後抱回了5項大獎(影片、導演、編劇、女主角、新進演員),精采動人的故事、演員自然又充滿爆發力的演出、約當一般電影1/10不到的製作費用卻拍出遠遠超越電視劇的格局視野,也因此,從電視延燒到電影圈,跨界入圍了第19屆台北電影獎的競賽影片。

d2078514 

簡述此片三幕劇結構的劇情大綱:
《佈局》:因國道收費即將全面電子化,面臨失業壓力的失婚婦女阿雯,因兒子闖禍的”事件”而雪上加霜的面臨龐大的債務壓力
《衝突》:為了籌措賠償金額,避免兒子剛要起步的人生蒙上陰影,沒有其他專長的阿雯,在求助無門的前題下,被迫出賣自己的身體來換取金錢,阿雯選擇的對象,是常來收費站搭訕、經濟也不甚寬裕、樂觀但吊兒啷噹的送貨司機志豪。在嘗試解決”事件”的過程中,阿雯跟前夫、小孩、同事、志豪,因為對事件看法不同,而產生了衝突,因為衝突,有些關係更緊密了,但同時,有些連結卻也斷了線回不了頭。
《結局》:收費站最後終將拆除,國道上的汽車也照常來來往往,除了問題跟血濃於水的親情外,所有的人事物都留不住,在寒冷的早晨,母子倆共同等待問題的到來。

4.4in1
 
 
有人說詹京霖《川流之島》,令人想起波蘭導演奇特勞斯基的《愛情影片》(Dekalog, szesc),但我個人想到的卻是新加坡導演陳哲藝《爸媽不在家》(Ilo Ilo),同樣描述在特殊的情境當中,該是母親的不像母親,不是母親的做得卻像極了母親,在虛假且隨時可能終結的關係當中居然能存在著情真意切的感情;同樣的,在《川流之島》當中,以阿雯跟兒子為中心構築出來的情感孤島,加入了志豪這個先性後愛的角色,其實在抽象的層次來說更像是一個完整的家庭,明明不是家人卻像一家人,相濡以沫的互相取暖、嘗試解決自己其實知道可能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在血緣上該是家人的,卻從頭到尾都沒有現身只現聲,導演用犀利的鏡頭語言及劇情,丟出了幾個發人深省的議題:究竟關係的界定,是具體還是抽象的?感情和關係之間,是否有一定的因果關係?為了自己真正在乎的人,人的極限可以做到甚麼樣的程度?愛情的本質,是需要想要還是根本就不需要?《川流之島》就是以這樣的情感命題為軸心,一層層擴散出對於各式情感的批判與質疑,但問世間情為何物?其實並沒有一定的答案,詹京霖只是點個火,燎原的景緻,就留給觀眾自行思考與想像了。

1.2in1

阿雯、兒子超人、與志豪的關係與互動,也令人聯想起幾部經典電影:在《遠離賭城》(Leaving Las Vegas)當中,江郎才盡只想喝到掛的落魄作家Ben及阻街女郎Sera,在生命最不堪與落魄的時間點相遇,雖然有看似存在希望的火花產生,相見恨晚的兩人卻仍需分離、香港導演葉偉信的作品《朱麗葉與梁山伯》(Juliet in Love)當中,家人在意外中喪生、只剩一人獨活的主角佐敦,因緣際會的被迫和失去女性性徵的茱迪,合力照顧黑道大哥的私生子,三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在限定的時間內從抗拒排斥到水乳交融般的共同組成一個互相依存、互相找到情感投射與釋放的、抽象層次的家庭,在浮生若夢的吉光片羽當中擁有為歡幾何的小確幸,和《川流之島》當中的夏威夷之旅、驚濤駭浪的情感風暴之後同桌共進晚餐的蛋營養,以及纏綿的原因究竟是為了金錢、愛情、慾望或只想在生命的寒冬中相互依偎取暖的情節頗有互相輝映與異曲同工之處。而這些描述在困境當中試圖掙扎解套的影片,重點並不在於問題是否解決,而是想激發因受生活所困而麻木不仁的芸芸眾生,讓他們的情感開始流轉:情感一靜止封閉,人生就像高速公路當中的收費站般,萬車皆動唯你故步自封,而當情感一開展,不論是憤怒、求助、悲傷、在乎或一响貪歡,都會讓你的生活、關係能夠開始流動與變化,為了活下去、找出路,你從不在乎、無所謂變得開始擁有七情六慾,或許你仍不完美、問題也解決不了,但是你卻得以從像機器人般的收費員,蛻變成活色生香、具有喜怒哀樂情感的真人,你失去了很多,但卻也找回了自己與值得珍惜的關係,或許也是《川流之島》透過一個似乎無解的難題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抽象意涵。

2.2in1

另外,《川流之島》從片名到劇中的諸多鏡頭,都充滿了許多導演口中稱之為”聳”的隱喻:高速公路的收費站,就像異世界般的,穿梭於其中的地下通道與冰冷的梯廳間,有點惶惶不安的空虛感,暗喻了主角內心的荒蕪與不安、收費站也像是生命停滯的隱喻、別人來來去去只是經過,就像池中之魚經過沙洲也只是短暫停駐不復返,而人真正擁有的,其實只有自己,那些在你生命中來來去去的,不管你認為重不重要、珍不珍貴的所有人事物,都只是過客、兒子超人感興趣的吳郭魚,在汙濁的環境中用力鼓動充血的腮幫子呼吸,也隱喻了社會底層的邊緣人縱使想要奮力求生,但在擁有社會優勢地位的對等群體前,只有人為無刀俎我為魚肉、任人宰割的無奈;還有,劇中不時出現的羽毛球,就像《大國民》中的玫瑰花蕊、《刺激1995》中的艷星(Rita Hayworth)海報,都是在平凡無奇或紛紛擾擾的人生當中,唯一能夠讓人歡樂放鬆與擁有快樂希望的表徵:好的電影語言不想說得太直白,藉由融入情節中的影像與物件,將抽像的意涵具體化,也讓觀眾在不知不覺當中更深的融入劇情,強化了故事的渲染力。

5.4in1 

除了深層的意涵及象徵性的隱喻,《川流之島》演員的表現也極為出色:外型亮麗的尹馨,洗盡鉛華的飾演受盡生活折磨、對人生毫無想望的單親媽媽阿雯,眼神無力、聲音充滿了倦怠感,面對日復一日的重覆性工作就像是沒有感情的機器人,而當遇到生活的難題,那種錯愕、茫然、憤怒、焦躁的情緒產生,機器人開始有了生命力,你感覺到阿雯的眼神、肢體慢慢多了點人味、彈性跟期待、開始想奮力的抓住些甚麼,尹馨的一抹微笑都帶著淡淡的哀傷、連平靜凝望的眼神都很有戲,從儀態、聲音、眼神到外顯的穿著妝容,都有多層次的轉折及變化,能夠奪得金鐘獎最佳女演員的殊榮,可說是實至名歸;在《醉‧生夢死》(Thanatos, Drunk)中飾演舞男、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鄭人碩,在本片中的演出則更為外放,從頭到尾幾乎都處於一種亢奮跳躍跟動個不停、吃個不停的狀態,和尹馨一冷一熱的演出達到一種極為巧妙的平衡感。兩個人在片中的每一場互動,都像是在跳一支極有默契、互相搭配到天衣無縫的雙人舞,最終志豪心碎的片段跟喃喃自語的無助神情,更是令人感到一種浪漫情懷終將逝去的悲愴感,如果說尹馨的演出讓電影有了生命力,鄭人碩的演出則是讓有點灰暗的《川流之島》添加了較為豐富柔和的色彩,兩者缺一不可;另一位令導演讚不絕口的天才童星陳鼎中飾演的叛逆少年超人,則是串聯起所有情感與衝突的情緒發動機,超齡自然毫不生澀的演技,將這個需有畫龍點睛功能的角色詮釋得極有說服力,厲害到位令人又愛又恨,較之兩位主角吸引觀眾的目光可說是不遑多讓,令人備感期待其未來在戲劇圈的發展。

3.2in1 

危機就是轉機、困境中存在著希望,《川流之島》融合了社會議題告訴我們有時候人並不是不想抗爭掙扎或存有期待,而是命運有時候就像是無情的狂風,讓你無力掙扎、連想要翻身的動念都覺得多餘,但生命就像川流不息的悠悠長河,因為蜿蜒、峰迴路轉及因沙洲阻隔所激起的浪花,這條生命長河才有生命力、才有因彎曲而產生的如詩如畫美感,不論是在小螢幕觀賞到的細膩情感或是透過大螢幕感受到的加倍感動,都一定能讓你對抽象意涵的親情羈絆,有深一層的體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abi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