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66796843_3686999bb9.jpg

自從鬧得沸沸揚揚的特洛依事件後,已經很久沒有聽到Gabriel Yared的音樂了,真懷念那個譜寫出巴黎野玫瑰、英倫情人跟天才雷普利的電影配樂大師

出生於黎巴嫩的貝魯特的Gabriel  Yared,原本作的是流行音樂,他是一個天才型的音樂家,未受過任何正統的訓練,憑藉著對音樂的熱愛,學會了作曲、指揮及編曲的工作,為了餬口,他也曾編寫過一些芭蕾音樂、廣告配樂及電視電台的情境音樂。

untitled.jpg 
 
70年代的Yared,開始在電影配樂的領域嶄露頭角,除了在1980年,為尚.盧克.高達的電影”Sauve Qui Peut la Vie”所做的配樂外,Yared為尚.賈克.貝內的「Betty Blue」(1985)(巴黎野玫瑰)譜寫的電影樂曲,成功的透過簡單卻極具記憶點的樂音,將電影人物的心境表達出來,其中貫穿全劇的薩克斯風主旋律及聽似漫不經心的鋼琴Solo,透過不同的節奏及調性,將Betty及Zorg這對怨偶間時而狂暴時而濃情纏綿的愛慾憎癡表達得契合而不過火,寫意而不輕挑,在這部經典的愛情畫作裡,Yared除了讓聽眾感受到了略高於正常體溫的37.2度微溫外,也展露了利用音樂精準傳達各種情慾的能力

在1988年,以一代雕塑大師羅丹為題材,由Bruno Nutten’s執導的電影「Camille Claudel」(羅丹與卡蜜兒)為Yared贏得了法國凱薩獎的提名,在這部電影中,Yared成功描述了潛藏在藝術家內心的狂野情慾及雕琢作品時的合諧感與專注度,透過澎湃綿密的管絃樂及仿古典樂作的方式,讓這部長達3小時的愛情史詩片有了更為豐富的元素,讓觀眾藉由音樂感受到雕塑大師從壓抑、狂情、縱情到無情,以及卡蜜兒情怯、情深到無助崩潰的心境變化,比起略顯冗長沉悶的電影敘事,Yared的音樂似乎更精采豐富,跳脫出了電影音樂的範疇,成為單獨聆賞也毫不遜色的經典作品

a1_6in1.jpg 
 
1996年,Yared為安東尼明格拉的電影「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
所做的電影配樂,為他贏得了生平的第一座奧斯卡及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獎,在這個作品中,Yared融合了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匈牙利的民謠及北非的音樂,創造出幽雅哀傷的異國情調及大時代的兒女情長,可以說是他目前為止,成就最高的作品,Yared近期其他的作品包括了X情人(City of Angels)、瓶中信(Message in a Bottle)、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紐約的秋天(Autumn in New York)及冷山(Cold Mountain)等。

2004年,發生了一件對音樂創作人而言,極不友善與不尊重的事件,很不幸的,即使曾榮獲奧斯卡獎,Yared還是成了事件的主角,Yared為史詩片-特洛伊-木馬屠城記譜寫的配樂,在電影上映幾週前,因為製片認為Yared未將電影那種氣勢磅礡、千軍萬馬的蒼茫力道表現出來,認為Yared譜寫的樂曲過於浪漫與哀傷,所以臨時請另一位電影配樂家James Horner充當救火隊,利用兩個多禮拜的短短時間重新為電影譜曲,將Yared精心創作的配樂就此抽換;視此舉為奇恥大辱的Yared當然不甘就此受辱,不但在網路上發表了對此事件看法的公開信,也將原來已完成的音樂放在網路上供人下載聆賞,任由世人透過自己的耳朵,來評判熟高熟低,當時在電影圈引起了相當大的迴響與餘波盪漾,多數人是支持Yared的,也咸認為Yared的音樂比諸倉卒接手、與過去音樂重複性過高的James Horner更勝一籌,不過或許是這件事情的印記過於深刻,讓人覺得Yared是一個難搞的人,所以原本事業處於顛峰的Yared,慢慢的淡出好萊塢,開始接一些非英語系、小成本的電影或是電視影集的配樂,這些配樂,比較沒有商業商品化,對於喜歡聆聽Yared寫情書愛的聽眾而言,可以說是感到相當可惜的

a2_6in1.jpg 

如果說Ennio Morricone及Niro Rota代表的音樂是屬於哀傷的史詩,是屬於個人內心深處已經失落的純真部份的話,我認為Yared的音樂則是代表了情慾,情慾的表現更為複雜、有初戀、熱戀(巴黎野玫瑰)、孽戀(羅丹與卡蜜兒)、不倫之念(英倫情人)、忘年之戀、生死戀、人鬼戀(X情人、瓶中信)、黃昏之戀(紐約的秋天)、異國之戀(情人),也更為多樣化,如何透過音樂表達出甜蜜、溫情、掛心、哀傷、撕心裂肺、嫉妒、焦躁、關切、狂亂等人類的七情六慾,對配樂者來說是個相當大的挑戰,但是Yared不但都做到的,而且,還做得讓你難忘與低迴不已,往往能聽眾像是像是陷入一層又一層的情慾迷宮之中而無法自拔

我個人最喜歡的作品是英倫情人,在這部充滿異國情調的作品中,Yared成功的將他受過多國文化薰陶及飽受戰亂的地域背景融入到作品中,其中的匈牙利民謠像是鬼魂一般的糾纏著觀影者的情緒,吟詠的語調像是在預示著男女主角悲慘的下場,加上這部電影的悲劇結構相當完整(一個人因為命運的作弄-“到北非作航空地圖校正”,犯了一些小錯-“愛上了朋友妻”,卻招致很可怕的後果-“背負著賣國汙名及受到烈火焚身的痛楚”),高度的戲劇張力強化了音樂的宣染力,除了回憶的酸楚及痛徹心扉的感受外,還融入了茱莉葉畢諾西清新可人且堅毅不屈的堅強生命意志,許多人應該很難忘記茱莉葉畢諾西在戰地的廢墟中,優雅俐落的彈奏起郭德堡變奏曲的畫面,全片不斷的在回憶與現實中交錯,波濤洶湧的感情起伏搭配著厚實且調性銜接得滴水不露的配樂,音樂性相當的豐富且多樣化,可說是歷代奧斯卡最佳配樂中,相當傑出的配樂作品之一

a3_6in1.jpg 

擺脫了較為激情與濃郁的慾念之愛,最近的Yared將音樂的觸角延伸到爵士樂的領域,在「紐約的秋天」中,可以聽到由他譜寫的配樂,具有都會的爵士情韻感,同樣的浪漫、憂傷,又帶點秋意,並透過纏綿的琴音、單簧管、雙簧管、神聖和聲與絃樂製造一種清幽哀柔的情境共鳴,感覺上近期的Yared,作品已經漸漸擺脫以往較為激情狂野的部分,而偏向浪漫與詩意的情境,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再多聽到這位電影配樂大師的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nabilee 的頭像
    hanabilee

    貝果的異想世界

    hanabi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