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單戀的男女總愛說這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明明妳在我身邊,卻不知道我愛妳,同樣的邏輯若套用在親子關係上,可能會變成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明明你在我身邊,我卻無暇了解你,青少年的自我意識覺醒,但尚未定型,他們對於自己與世界之間,有太多想要探索的空間,或許多一點溝通、少一點秘密,幫他們確認自己在小小宇宙中的定位,可以讓他們遠離危險,遠離無所不在的惡意。
《最後的目擊者》是一本採雙視角的角度,來檢視青少年墜樓事件始末的心理犯罪懸疑小說,文筆流暢,對白生動寫實,精準的在不同的身分別及心理層次中穿梭,同時,也極為傳神的呈現青少年在不同溝通平台使用的語態與性格,能夠擁有這麼卓越的文字駕馭能力,很難想像這僅僅是作者金柏莉.麥克雷的第一部小說。
小說的結構很類似電影《預知死亡紀事》(Cronaca di una morte annunciata),先簡潔且極具畫面感的呈現青少年艾蜜莉亞的死亡,再透過雙視角重新解構與回溯造成這個無法挽回結局的因果關係:一個角度是從喪女的單親媽媽凱特出發,悲傷的母親在收到神祕的簡訊暗示其女非自殺身亡後急欲找出真相,因此,猶如在傷口撒鹽一般的,必須鉅細靡遺的解讀亡女所遺留下來的大量訊息(主要是留存於3C互動介面上的訊息),從而挖掘出連極親密的母親都未知的糾葛人際關係,甚至連自己都牽連其中,成為致命的關鍵;另一個角度則將時間軸拉回種下這齣悲劇的起點,同樣透過青少年習慣使用的3C溝通介面及艾蜜莉亞內心的獨白,不詳般的順向描繪艾蜜莉邁向終點的始末;從兩個完全相反的角度來檢視事件,一個從起點往後推演,一個從終點溯回原因,最終交錯成一個從一開始就鑄下死因的悲劇;不管從哪個角度來檢視,解構的對象都圍繞著艾蜜莉及其已知未知的生活生命圈,也因此,《最後的目擊者》的英文書名Reconstructing Amelia取得極為貼切,精準的描述了全書想要表達的精神。
《最後的目擊者》書裡,描述了許多青少年對於自己與所處的世界間,那種充滿無所不在的危險、霸凌、冷血、衝突、矛盾、迷惘、困惑與覺醒,令人不禁聯想起許多小說與電影,對於青少年的自我探索有著諸多細膩與寫實的描述,濃烈的程度由淺到深,涵蓋的議題從性覺醒到無知邪惡的生成原因,切入的角度或有不同,但皆企圖喚醒也不怎麼完美的大人們對於尚可塑形的青少年世界之關懷,於是我們看到了日本作家《乙一》筆下的許多角色,總是與世界格格不入,總是必須孤獨且頑強的被迫接受各種形式的霸凌,但在怯懦的表象下,渴望的卻是被了解接納與關愛、電影《狗臉的歲月》中,縈繞在主角心中的迷惑是毫無來由的意外死亡,在對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充滿迷惘的情境中,對性的好奇帶來的心靈悸動,讓人感受到生命即使脆弱如斯,也因為愛而有著必須珍惜、勇敢而活的動能;灰色一點的有永遠的青春旗手《村上春樹》,為了擁有純然美好的青春,死亡是必然,因為惟有死去的人永遠不會變老;冷冽與濃烈等極端一點的有美國的青春詩人Gus Van Sant及沙林傑,前者的作品《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同樣捕捉了猶如《遇見百分之百的女孩》一般,因害怕失去而選擇不敢愛人的矛盾心情、坎城獲獎作品《大象》(Elephant)及《迷幻公園》(Paranoid Park),則相反的以精準猶如手術刀般的冷冽力道,無聲的控訴因漠視與放任,所導引出的純然無知邪惡之生成、沙林傑的青春傳世作品《麥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則以最憤世嫉俗且最聲嘶力竭的力道,控訴成人世界的虛偽;《最後的目擊者》的主角艾蜜莉亞,雖然在單親家庭中成長,卻有著極為愛她與想要了解她(但卻總是沒時間)的母親,她品學兼優,個性堅毅成熟且獨立,即使如此,還是必須面臨以上所說的那些與青春有關、探索自身與世界的各種情境,即使在層層峰迴路轉的心靈轉折上,艾蜜莉亞沒有選擇沉淪與放棄,她選擇了勇敢面對問題、選擇接受朋友家人與所愛之人的不完美、選擇坦承所有的謊言,但是無情的疏忽、看似善意的謊言、拖延與一些小奸小惡的惡意心態,還是殘酷了帶走了她青春的生命,在看似每個人都有致命嫌疑的驚悚包裝之下(雖然有真兇,但造成死亡的原因卻是一連串的環環相扣,甚至追溯到艾蜜莉亞誕生之前,真兇,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帶給我們的是更多對於生命、春青、教養、溝通的針貶與省思。
其實正如同作者創作這部驚悚心理推理小說的動機:雖然擁有幸福的家庭與子女,但是每每在街頭目睹警車或救護車,以及看到一幕幕正值青春年華的孩子選擇結束生命時,一方面害怕這些無處不在的意外與自己的寶貝有關,同時在傷害至親好友時總讓人無從察覺提防,充滿了擔憂害怕與束手無策的無力感;為人父母的我,在看完《最後的目擊者》後,除了因了解即使一個這麼年輕健康的生命都可以這麼樣輕易的嘎然而止、驟然的消逝於世之始末感到不勝唏噓之餘,同樣也有許多害怕與擔憂:在小孩成長過程中,我要如何確保他不受這世上這麼多大大小小有意無意且充滿惡意的傷害?我要如何在讓自己每天能挪出足夠的時間,來讓他對我敞開心房,與我分享他的所有秘密,並願意讓我一起分擔他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與壓力?我如何能夠不去懷疑自己對小孩的教養,是否在某些階段就開始走錯了岔路,隨著時間流逝,慢慢邁向漸行漸遠的終點?太多專家有太多的說法,但在每個小孩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的前提下,真希望這些問題都能夠有人能給我一個完美的解答。
留言列表